农药登记证号:PD20181722 |
登记证持有人:巴斯夫欧洲公司 |
农药名称:二氰·吡唑酯 |
剂型:水分散粒剂 |
毒性及其标识:
中等毒
|
总有效成分含量:16% |
有效成分及其含量:
吡唑醚菌酯4%
二氰蒽醌12%
|
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:
作物/场所 |
防治对象 |
用药量(制剂量/亩) |
施用方式 |
山药 |
炭疽病 |
133-167克/亩 |
喷雾 |
枣树 |
炭疽病 |
375-750倍液 |
喷雾 |
柑橘树 |
炭疽病 |
750-1000倍液 |
喷雾 |
苹果树 |
炭疽病 |
375-750倍液 |
喷雾 |
辣椒 |
炭疽病 |
45-90克/亩 |
喷雾 |
|
使用技术要求:
1.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,需同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。 2.苹果树炭疽病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,间隔7-10天,每季最多用药3次,安全间隔期为21天。 3.枣炭疽病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,间隔7-10天,每季最多用药3次,安全间隔期为21天。 4.山药炭疽病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,间隔7-10天,每季节最多用药3次,安全间隔期为7天。 5.柑橘树炭疽病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,间隔10-14天,每季最多用药3次。安全间隔期为21天。6. 辣椒炭疽病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,间隔7-10天,每季最多用药3次。安全间隔期5天。
|
产品性能:
1.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,有效成分可穿透到叶片中,在叶肉组织内扩散,并在叶片上形成沉降药膜,与蜡质层紧密粘连,有效控制叶片中的病原孢子,兼具预防作用和早期治疗作用;二氰蒽醌具有多作用位点,主要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真菌酶,最后导致病菌死亡。具有较好的保护性。 2.该产品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树、柑橘树、枣树和山药炭疽病。
|
注意事项: 1.施药时要现混现兑,立即使用。 2.该产品对眼睛有刺激性,使用时应穿长衣长裤、靴子,戴帽子、护目镜、口罩、手套等防护用具;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、饮水、吸烟等;施药后应及时洗手、洗脸并洗涤施药时穿着的衣物。 3.操作时应远离儿童和家畜。 4.操作时不要污染水面或灌渠。药液及废液不得污染各类水域或土壤等环境。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。 5.使用过药械需清洗三遍,水产养殖区,河塘等水体附近禁用,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,在洗涤药械或处置废弃物时不要污染水源。 6.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,不可作他用,也不可随意丢弃,按照当地的有关规定处置所有的废弃物和空包装。 7.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本品。 |
中毒急救措施: 1.不慎药液接触皮肤,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皮肤表面。 2.不慎药液接触眼睛,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。 3.不慎误服,立即携标签请医生诊治。 4.医生使用:对症治疗(去除污物,注意生命体征),无特效解毒剂。 |
储存和运输方法: 1.药剂贮存于原容器中,保持容器处于密封状态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。远离热源或火源。 2.放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并加锁。 3.勿与食品、饮料、粮食、饲料等同储同运。 4.运输时请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进行。 |
质量保证期:3年 |
备注:
|
核准日期:
2018-05-17
|
重新核准日期:
2022-02-17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