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药登记证号:PD20121882
登记证持有人: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
农药名称:嘧菌酯
剂型:悬浮剂
毒性及其标识:
微毒
有效成分及其含量:
    嘧菌酯250克/升    
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:
作物/场所 防治对象 用药量(制剂量/亩) 施用方式
杨梅树 褐斑病 800-1000倍 喷雾
板蓝根 白粉病 30-50毫升/亩 喷雾
枇杷树 炭疽病 800-1000倍 喷雾
火龙果(温室) 炭疽病 1300-1600倍 喷雾
莲藕 叶斑病 1500倍液 喷雾
黄瓜 白粉病 70-90毫升/亩 喷雾
黄芩 白粉病 30-50毫升/亩 喷雾
使用技术要求:
1.黄瓜白粉病:发病初期用药,每亩使用本品70-90毫升,兑水50公斤,对黄瓜整株均匀喷雾,每隔7天用药一次,每季作物最多施药2次。2.莲藕叶斑病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,对莲藕茎、叶均匀喷雾,间隔7天用药一次,每季作物最多施药2次。严格按推荐剂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。3.火龙果(温室)炭疽病:发病初期首次喷雾,间隔7天用药一次,共用药2次。4.枇杷炭疽病:发病初期首次喷雾,间隔期7天施药1次,共施药2次。5.杨梅褐斑病:在杨梅采收后修枝时用药,于发病初期首次施药,间隔7天施药1次,连续施药2次。对杨梅树冠均匀喷雾,以喷湿叶面不滴水为宜。6.使用前,摇匀本品,药液配成后,请立即使用。不同品种作物使用之前,应先进行小范围安全性试验。7.黄岑、板蓝根:发病初期喷雾施药2次,间隔7天。8.安全间隔期:黄瓜3天,每季最多用药2次;莲藕21天,每季最多用药2次;火龙果14天,每季最多用药2次;枇杷21天,每季最多用药3次;杨梅安全间隔期为收获期,整个生长期最多用药3次;黄岑3天,每季最多用药2次;板蓝根5天,每季最多用药2次。
产品性能:
本品是内吸性杀菌剂,能有效阻止病斑发展蔓延。
注意事项:
1.药液及其废液不得污染各类水域、土壤等环境。远离水产养殖区、河塘等水体施药;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;鱼或虾蟹套养藕田禁用;施药后的田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。2.本品对鱼、藻类等水生生物有毒,应避免药液流入湖泊,河流或鱼塘中。清洗喷药器械或弃置废料时,切忌污染水源。3.本品对赤眼蜂有中等风险,应远离赤眼蜂养殖区用药。4.本品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。5.施药时应戴口罩、手套,穿防护服,严禁吸烟和饮食;不得迎风施药,避免身体直接接触药液。施药后应彻底清洗裸露的皮肤和衣服。6.使用过的空包装不可挪用装其它东西,而应采取焚烧或者掩埋等方法,加以妥善处理。7.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本药剂。8.建议与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。
中毒急救措施:
对眼睛有刺激性,使用中或使用后如果感觉不适,则应立即停止工作,采取急救措施。1.如药液溅到皮肤,请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;2.不慎药液接触眼睛,尽快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,并请医生诊治;3.若误服,切勿引吐。紧急医疗措施:使用医用活性炭洗胃,注意防止胃容物进入呼吸道,并携此标签迅速送医诊治,对症治疗。
储存和运输方法:
1.产品密封后存放在阴凉、 干燥、通风处,不要直接置于阳光下,或过热,或低于0℃的地方。2.远离家禽,不能与食品、饲料、饮料、粮食和种子混合贮存运输。3.置于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并加锁。
质量保证期:2年
备注:
核准日期: 2012-11-28
重新核准日期: 2022-01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