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报编号: | G/SPS/N/USA/1566 | 分发日期: | 2007年6月1日 | ||
通报成员: | 美国 | 原文语种: | 英语 | ||
负责机构: |
美环保署(EPA)
|
||||
所覆盖产品: |
牛、棉花、豆类、大豆、甜菜及干草
|
||||
通报文件的标题: |
拟定法规。地茂散(Chloroneb)、氯氰菊酯(Cypermethrin, 杀扑磷(Methidathion)、氯啶(Nitrapyrin)、乙氧氟草醚(Oxyfluorfen)、甲基嘧啶磷(Pirimiphos-methyl)、草硫膦(Sulfosate)、丁噻隆(Tebuthiuron)、噻菌灵(Thiabendazole)、噻苯隆(Thidiazuron)及脱叶磷(Tribuphos); 拟定限量措施(提供英文,共4页)
|
||||
内容简介: |
EPA拟撤消棉花草料内地茂散(Chloroneb)的当前限量。根据豆类、未去纤维棉籽、甜菜根及甜菜头的现有数据表明,地茂散(Chloroneb)的混合残留< 0.1 ppm,EPA确定,这些限量应提高到0.1 ppm以上,因此设定为0.2 ppm的检疫限量(LOQ)。因此,EPA拟将以下作物的限量提高到0.2 ppm:豆类,并将其改为干豆种及嫩豆; 甜菜根; 甜菜头; 未去纤维棉籽及大豆,并将其改为大豆种。因此,EPA拟将豇豆干草及大豆干草的限量分别规定为2.0 ppm。根据棉花代谢物数据显示,在轧棉副产品内,经棉籽处理的地茂散(Chloroneb)混合残留高达0.256 ppm。EPA确定,轧棉副产品的限量应确定在1.0 ppm。因此建议对轧棉副产品规定1.0 ppm的限量。此外,EPA拟修订商品名称,将"豆类草料"改为"豇豆草料",以便与当前EPA的常规用法保持一致。
|
||||
目标与理由: | 食品安全 动物健康 植物保护 保护人类免受动/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 | ||||
是否符合标准: | 不符合 | ||||
不符合标准的原因: | |||||
原文链接: | http://www.epa.gov/fedrgstr/EPA-PEST/2007/May/Day-02/p8373.htm | ||||
评议结果: | |||||
附件: |